化無為有 化零為整 化繁為簡 花園村便民惠民富民智慧化
化無為有 化零為整 化繁為簡
花園村便民惠民富民智慧化
東陽市花園村列為浙江省首個“村域小城市”培育試點以來,在便民惠民方面積極探路,在智慧化建設方面率先破局。與華為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實施智慧花園項目,以智慧花園建設助力小城市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化無為有,打造科學布局的系統(tǒng)花園。創(chuàng)建全國首個鄉(xiāng)村智慧園區(qū)和建設花園村作為首個“村域小城市”試點一樣,都是沒有先例可循,需要從零做起,在智慧花園建設過程中,花園村從體系、層次、載體上做到三個破局。一是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平臺體系。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花園村“人、房、物、事、情、組織”等信息,統(tǒng)籌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商業(yè)服務等資源,提升花園村治理和小區(qū)管理現代化水平。二是構建起條分縷析、脈絡清晰的層次結構。智慧花園分展現層、應用層、支撐層、設施層四大層級,各層級協(xié)同運行保證智慧花園各項業(yè)務的平穩(wěn)運行?;▓@村專門成立花園智匯科技公司,整合生態(tài)合作伙伴組成6個團隊參與平臺建設,建設期間最多人數達96人。平臺建成后,保持10人以上參與運營監(jiān)管。三是構建起個性鮮明、覆蓋廣泛的數字載體。創(chuàng)設“花園碼”,為每戶家庭生成一個專屬二維碼,目前共發(fā)放安裝3300余戶,村民在碼上辦事,管理者在碼上辦公,游客在碼上消費。
化零為整,打造共建共享的和諧花園?;▓@村注重把分散的資源和力量整合起來,發(fā)揮各主體力量。一是黨建引領為標桿。智慧花園設計有網絡黨校、學習專題、黨建直播等欄目,支持在線審批、在線調查等移動化服務項目,建立黨員聯(lián)戶一張圖,群眾和黨員之間聯(lián)系更緊密。二是部門協(xié)同為渠道。將公安、醫(yī)保、交通等十余個部門數據納入平臺。整合、挖掘用戶現有數據資源,設有智慧安防、智慧衛(wèi)生、資產可視化、應急調度、智慧交通等服務平臺。三是全民參與為導向。內設隨手拍智慧共治系統(tǒng),村民們可以隨時拿起手機拍下村委干部工作中的先進事跡、村民的好人好事,同時也可以拍下不文明行為和村里發(fā)展中的問題,通過微信公眾號與花園APP上傳與展示,增強了群眾參與村莊事務管理的積極性。
化繁為簡,打造高效便捷的惠民花園。讓群眾體驗感更優(yōu)是花園村小城市建設矢志不渝的目標,也是智慧花園建設的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花園村著重在兩方面下功夫。一方面一站式辦理。對接村務線上辦理流程,建立高效便捷、傳播面廣、互動性強和社會影響大的村務公開網絡平臺,把紛繁復雜的基層政府工作和千頭萬緒的群眾生產生活融到一個村務平臺上進行扁平化管理,以“辦事一般不出村”為目標,讓村民的許多事務在村大樓便民服務中心就能快速辦結。另一方面貼心化服務。支持生活用費(水、電、氣)在線繳納功能;打通醫(yī)保卡,實現醫(yī)保村內統(tǒng)一結算;生活服務下單與評價;打造花園“商圈”;打造“一店一碼”服務等內容。針對老年人、失獨人員、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建立特殊人群幫扶系統(tǒng),通過大數據匯集、分析(包括走訪、家庭檔案等)形成數據小腦,精準定位,為養(yǎng)老服務、特殊人群關愛幫扶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下一步,花園村將繼續(xù)深化數字化改革,以小城市培育試點為依托,以智慧花園建設為手段,不斷提升便民服務水平,著力打造“活力花園、科技花園、智慧花園、和諧花園”,為智慧建設“村域小城市”探路。